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4697


当前位置: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网首页矿业学堂地勘知识矿床地质 → 铜矿典型矿床(区)———内蒙古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床

铜矿典型矿床(区)———内蒙古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床

http: 时间:2009/3/13 16:00:03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113

  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床位于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北东方位,满洲里市以南约22km处,是我国80年代以来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累计探明储量:铜126.8万t,铜平均品位0.46%,钼25.8万t,钼平均品位0.055%,并探获可观的伴生铼、银、金等矿产储量。


  1.矿床发现、勘查、开发简史


  在满洲里至新巴尔虎右旗一带,70年代以前仅有1∶100万地质概查资料,找矿有一定的难度。1974~1978年虽然在满洲里北东方位八大关铜矿及外围找到了“八八一”铜矿点,但规模小,找矿未取得大的进展。1977年黑龙江有色地勘局706队和物探队追索到满洲里附近的一个“吴努克头山”小铜矿点(按蒙语正确译音为“乌奴格吐”,意为狐狸),并发现了近5km2的化探异常。1979年设计并施工了10个钻孔,几乎孔孔见矿,终于发现了这个大型斑岩铜(钼)矿床。1983年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床地质评价报告”。现已探获储量:铜223.2万t,钼41.2万t,其中已上全国储量平衡表的126.8万t(D级储量),钼25.7万t。伴生铼、银储量已达到大中型,还有其他有益伴生组分。


  该区经济建设条件好,交通方便,水电供应有保证,矿区为山丘草原地带,可供近期建设一个大中型铜钼矿山。有关设计部门已做了开发前的规划论证研究工作。


  2.矿床地质特征


  (1)地质概况  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床(简称乌山),是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大型矿床之一,位于该矿带的北东段。此矿带位于与大兴安岭海西褶皱系相衔接的额尔古纳加里东褶皱系一侧,即北东向额尔古纳-呼伦深大断裂西北侧。乌山矿床居于北西哈尼沟次级断裂旁侧。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泥盆系中统乌奴尔组碳酸盐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区内矿床地层分布零散,残留于岩体之中。矿区外围还广泛分布有侏罗系上统中酸性火山杂岩,主要是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其碎屑岩等。矿区构造以北东向白灰厂-乌奴格吐背斜为主要褶皱构造,其轴部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入而占据。构造断裂以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较发育。


  (2)含矿岩体  矿区内有多期次的火山斑岩体侵入。依次为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斜长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英安质角砾熔岩(英安斑岩)-流纹岩-正长斑岩,具有中酸性-酸性-偏碱性的演化特征。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二长花岗斑岩(单颗粒锆石铀铅法测年188Ma),此外成矿期侵入的岩体中尚有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其成分更偏于酸性,呈脉状、岩枝状充填于北东向构造断裂内,为主要成矿期岩浆分异产物,其本身也受到矿化的影响具有含矿性。矿床受发育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西部边缘的北西与北东两组交叉构造形成的次火山通道及次火山构造产生的环状破碎蚀变带所控制。


  (3)围岩蚀变  矿床围岩蚀变发育广泛,规模巨大,分带明显。蚀变带北东长约3.5km,北西宽约2km,面积约7km2。蚀变带环绕二长花岗斑岩体呈现中心式面型蚀变特征,从内向外可分三个带:内带为石英钾长石带;中带为石英-绢云母带;外带为伊利石-水白云母带,蚀变强度逐渐减弱。


  (4)矿体组合  全区共探明33条铜矿体,13条钼矿体。其中,北段铜矿体5条,钼矿体2条,矿段主要赋存在斑岩体内和接触带,受围绕斑岩体断裂控制,矿体向北倾斜;南矿段铜矿体28条,钼矿体11条。从南北矿段的矿体分布来看,北矿段矿体规模大、连续性好,铜钼储量占全区储量的80%,主矿体长2150m,延深大于600m,厚70~380m;南矿段矿体规模小,连续性差,铜钼储量占全区20%。


  (5)矿石组合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组合与蚀变分带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自石英钾长石化带向外依次为:①磁铁矿-黄铁矿-辉钼矿组合;②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组合和黄铁矿、黄铜矿组合;③黄铁矿-黄铜矿-铅-锌矿组合。矿石类型有原生硫化矿石、氧化矿石和混合矿石。其中,原生硫化矿石为主,氧化矿石和混合矿石仅局部发育。矿石结构以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为主,其次有交代结构、包含结构、固溶体分解结构、叶片板状结构、镶边结构、半自形-自形变晶结构等;矿石构造为细粒浸染状及细脉浸染状构造,偶见团块状构造。矿石构造具明显分带特征,由蚀变中心向外为细粒浸染状为主到以细脉浸染状为主。矿石中金属元素也具有水平分带特性,由中心向外依次:Mo-Mo、Cu-Cu-Cu、Pb、Zn-Pb、Zn-Fe。它们基本对应,有一定叠加,生成典型斑岩蚀变和工业矿体。


  (6)矿床类型  目前普遍将该矿床划归次火山热液细脉浸染斑岩型铜(钼)矿床类型。但对成矿物质来源认识不一致。有的认为该矿床的铜钼等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和上地幔;有的认为成矿流体是岩浆水和天水的混合水。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中国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关键字:铜矿床|典型矿床|内蒙古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床
【字体: TOP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您还有问题没有解决,请在下面提问
问 题:
内 容:
联 系 人:
公司名称:
电 话:
传 真:
手 机:
地 址:
邮政编码:
X关闭
关闭

 

0315-2738258 13303155855 工作日:8:00-23:00
周 六:8:00-23:00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码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关注订阅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